2013/04/15 第15期
   創新者的大腦,就是不一樣


定價320元 79 折優惠價253(2013.5.31截止)

很棒的點子,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掌聲?
有創意的發明,為什麼不容易推廣上市?
阻礙在通往成功路上的石頭是什麼?

透過神經科學家引導,啟動你的
「偶像破壞」DNA

本書分析開拓新領域的標竿人物如打造動畫王國的迪士尼、物理學家費曼、人權鬥士金恩、逆向投資大師德雷曼、畫家畢卡索、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等人的故事和經歷,讓你看到這些挑戰傳統、跨界思考的偶像破壞者,他們的大腦如何與眾不同。

作者將腦神經研究的觀點,應用在心理學和經濟學面向,歸納出偶像破壞者必須具備三種重要能力:

1.〔洞見力〕感知能力強,思考不走捷徑,見眾人所未見──看清事物的本質;
2.〔意志力〕克服恐懼、勇敢冒險,不讓情緒干擾判斷力──你管別人怎麼想;
3.〔說服力〕善用社會技巧,建立人脈,將新觀念推向大眾──聽我的就對了!

這三種能力各有演化和神經科學方面的基礎。到底創新的想法如何產生?獨排眾議、堅持理想需要哪些條件?發揮影響力並改變世界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商業周刊》第1324期「商周書摘」選書

吳靜吉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南方朔 文化評論家|詹宏志 PChome Online 董事長|專文推薦

第14期 披上白袍,第一次到非洲
第13期 足部保健DIY,戶外運動更健康
第12期 後宮解密:清朝皇帝與后妃
名家推薦

人應鍛鍊不從眾的能力!

文◎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書的種類千千萬萬,有的書易讀難懂;有的書則是難讀難懂,但如果作者高桿,卻可以把一本很難的書,寫得條理清晰,縱使很外行的讀者,也可以從書中得到很有益的啟發。這本《偶像破壞者》非常的難讀,它是門檻極高的神經生理學著作,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實在很難窺見堂奧,但它的主題至為扼要明瞭,外行人也不難掌握住它想要散放的訊息,對思想及行為有極大的啟發。

  因此我非常樂意將本書鄭重推薦給程度中等或中上的一般讀者。數年前當我首次讀到該書的英文本時,雖然神經生理學並非我的學術專業,但該書的論旨卻使我相當振奮,我甚至在《天下雜誌》的專欄裡對此書作了介紹。我認為任何想要與眾不同的人,都不要錯過這本書。

  研究近代思想的人都知道,每個人每天都接收到無數的訊息,但人們對訊息卻不是自由開放的,人們會有訊息的選擇機制,會接收什麼訊息,會怎麼想、怎麼聽,多數都是被制約的,因此遂說「人們都是去聽想聽的」。這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被教導或按照既定的模式去看去想去聽,合乎模式才會使自己和多數人一樣,也才能讓自己放心,這乃是人的「合乎模式化」的起源。一個人如果所想所看所聽的方式都和別人不一樣,就會被看成是個怪人怪胎,它會讓人恐懼。

  這種從眾的心理,縱使在科學界亦然。近代科學哲學大師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曾經指出過,一門學科發展成熟,它就成了一門「常規的學科」,在這個學科裡的人,都根據已定的規則辦事,縱使出現了一些研究結果不符合常理,但人們也以為這是一種意外或是噪音,一定是自己的研究或發現出了問題,而不會正經的面對。只有等到新的意外多了,才有人綜合這些意外去提出新的理論。這就是科學革命的規律,它乃是不斷的打破陳規而造成的。這種打破陳規,追求進步的過程,大自社會規格的改變,科技的進步,文化藝術的創新,產業的發展,其道理皆相同。

  因此,我們雖說人生而自由,但事實上卻是人生而不自由。社會是個大機制,它是一種秩序,既然是秩序,它就會形成一種機制,使人產生從眾行為(conformism),從最大的政治,到最小的團體行為或各個行業,它都不鼓勵人的離經叛道,而是劃定了一種安全的界線,讓人們不要溢出軌道。每一個社會都不喜歡「不從眾份子」(non-conformist)。「不從眾份子」會破壞權威和秩序,因此權威和秩序為了自保會形成一種壓制,這種壓制又會反饋成一種習慣,讓人們自動濾除對權威和秩序的懷疑和不滿。

  但從一個宏觀的視野來看,我們卻知道每種大小社會都不可能停滯不動,而真正推動進步的不是別種人,卻是一代代的離經叛道份子。這種離經叛道份子拒絕從眾,他們遂能對秩序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動力,促成改變。

  而這本《偶像破壞者:不同凡想的成功法則》,乃是一本極重要的著作,它把上述「從眾行為」和「不從眾份子」的道理,深深的拉到腦神經科學的層次,而使人類的創造行為,脫離了抽象思考的範圍,而進入了更實證的科學研究領域,它引證翔實,對人的思考實在有極大的開創作用。

  人們都知道,英語裡有個單字叫做「偶像破壞者」(iconoclast),這個字,是出於西元七二五年,當時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的皇帝利奧三世,他在皇宮大門摧毀了耶穌的金色偶像。從此以後,「偶像破壞者」這個字就用來指對偶像、權威、秩序不服從的人。這種打倒偶像的人通常都是改變秩序的人,他們會以不同的思考方式,對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創造出答案。因此我以前在談「偶像破壞者」時,稱這種人是「不信邪的人」。

  本書作者格雷戈里.柏恩斯(Gregory Berns),乃是美國艾默里大學神經經濟學講座教授,他對當代新興的神經經濟學有奠基之功。所謂神經經濟學乃是研究人類動機和決策的神經活動的新興學科,特別是對創新式思考的起源,它的知覺形成,以及神經活動的路徑圖等最有開創。

  本書指出,人類在作思考時,喜歡從眾的人,都會選擇最省能的方式來進行腦內活動,也就是說把以前已經習慣的知覺系統重演。不費力的思考與知覺,乃是人類從眾行為的起源。人類的思考裡不喜歡新奇,恐懼改變,害怕不確定帶來的失敗和被人恥笑等,其實在腦神經的活動裡都是有它的機制的。

  本書舉了許多例證,如發明調頻無線電的霍華德.阿姆斯壯(Howard Armstrong),汽車大王福特,動畫祖師迪士尼,發明不對稱玻璃工藝的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物理學家費曼、人權鬥士金恩,以及畫家畢卡索,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等許多人為例,說明了這些偶像破壞者,他們的腦神經活動是如何的與人不同。他在結論中指出:能夠打破陳規、開創新局的偶像破壞者要有三種能力:(一)要有很強的基本概念能力,能從根本處就見人之未見,想人之未想。(二)他們勇於冒險開創,可以克服不確定所造成的恐懼。(三)他們會運用社會智能,將自己的創見使別人接受,順利的完成創新的過程。

  不過在閱讀了本書之後,我們也要警惕到,本書並無腦神經決定論的色彩。偶像破壞者的確在腦神經活動上與人不同,但這種能力其實是可以去鍛鍊培養的,如果人們能用基本的新奇經驗轟炸自己,就可以強化自己的創意能力;而且掌握對變化會恐懼的腦內杏仁核,也是可以鍛鍊而使其馴化的。這也就是說,人的偶像破壞行為及創新,雖可追溯到神經活動,但並非神經決定了一切,它仍可透過自我鍛鍊而強化自己打破陳規,勇於創新的能力。這個世界我們不能渴求每個人都是偶像破壞者,但每人多少都應有懷疑偶像、懷疑權威的能力,那才是讓人獲得更大自由的關鍵!

──摘自《偶像破壞者:不同凡想的成功法則》推薦序

回首頁 |   TOP

 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TEL:(02)2392-6899.FAX:(02)2356-4929.服務信箱:ylib@ylib.com訂閱/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