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
信札
書信
照片
報刊剪輯
圖書
視聽資料
柏楊先生(郭衣洞,1920-2008.4.29)於2008年4月29日辭世。他是當代小說家、雜文家及史論家,曾因政治事件入獄近十年,出獄後努力投身人權運動,並積極從事民族性與歷史探究的書寫工程,著作等身。台灣、大陸均有授權版本,部分作品也有英、日、韓、德等外文譯本,作品流傳廣遠。 遠流出版公司基於和柏楊先生長期合作的情誼,以及手邊擁有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目前正積極規畫有DRM版權保護的《柏楊作品全集電子書》,以服務圖書館及更多遠端讀者;另外,也著手整理相關文獻,未來希望能夠促成政府單位進行「柏楊研究史料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建置。畢竟柏楊先生是對社會影響深遠的「公共財」,將柏楊先生珍貴的手稿文物以數位化的形式保存,並進一步提供e化平台以饗普羅大眾,並達到向社會一般大眾推廣柏楊一生追求的境界是我們的責任,也是表達對這位作家的尊崇。未來希望通過標準化的數位典藏資料庫,提供給有志於從事柏楊研究或柏楊作品研究的研究者,得以掌握所有的相關素材。 現今柏楊文學文物分散各地,除柏楊家屬收藏外,台灣國家文學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國立台南大學柏楊文物館、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遠流出版公司等各處均收藏有柏楊重要文物。另外,還有散處各地的相關文物有待徵集。這些珍貴的手稿及相關史料,在柏楊辭世之後,亦最迫切需要透過數位典藏計畫加以整合,以期讓有志於柏楊研究的研究者透過單一的網路平台,即能搜羅最完整的作家史料,進而提高台灣文學研究上的便利,以及教育推廣的普及性。 由於文物數位典藏的細節繁瑣,費用龐大,此事尚在規畫階段,等擬定具體辦法,會再公開向社會大眾徵集,屆時期盼各位能夠共襄盛舉,捐出您與柏楊相關文物之數位檔。這段期間您可以上遠流博識網柏楊紀念專頁:http://boyang.ylib.com瀏覽我們的初步規畫,或用電子郵箱:boyang@ylib.com將您手邊願提供的資料用低階圖檔傳給我們,或列下清單傳來,以便後續再和您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