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聯電、鴻海、廣達……你當然知道這些都是台灣響噹噹的高科技公司;政府也信誓旦旦要把台灣建設成科技島、亞太資訊中心。科技,已儼然成為台灣立國的基礎。
壞消息是:這個基礎相當脆弱。一如政治的短視、社會的近利,台灣是有科技,無科學--而科學,正是科技之根,也就是基礎的基礎。然而大多數人依然「當局者迷」,渾然不知危機之將至。
好消息是:有洪蘭教授這樣的人奔走疾呼,振聾發瞶。這位台灣科學知識的拓荒者,為了喚醒大眾對科學的重視,不但翻譯、策劃主編科普叢書,四處演講傳道,更以「科學知識全民化」為己任。
本書正是她這番心血的結晶。為了拉近科學知識與普羅大眾的距離,為了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取最多的經驗,作者以熱情的心、冷靜的腦,挑選超過五十本心理、教育、腦知識和生命科學類專書翻譯、導讀、推薦,引領我們親近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要成為一個踏實求真的科學人、讀書人,請從本書開始。
洪蘭教授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作博士後研究,於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一九八六年獲王安研究獎金。一九九二年回台,先後任教於中正大學和中央大學,目前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超過一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除積極投身科學生根及閱讀推廣工作,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心理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三十本書;並於各大報章雜誌發表文章,相關寫作專欄已集結成九本書。
【洪蘭博士著作】
【遠流出版】
【洪蘭作品集】
《講理就好》(2001)
《打開科學書》(2004)
《知書達理》(2004)
《理應外合》(2005)
《良書亦友》(2006)
【天下文化出版】
《歡樂學習,理所當然》(2004)
《見人見智》(2006)
【信誼出版】
《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2004)
【天下雜誌出版】
《大腦的主張》(2006)
我原是法律系的畢業生,所以養成了遇事追根究底的習慣;又遺傳到我父親執著的態度,凡認為是對的事情會一直做下去。因為平時很忙,只能硬從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有限的時間翻譯或寫作,所以當我看到短短十年間所寫的序和導讀,竟然已經厚到可以集結成冊時,不免有點吃驚。古人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想不到每天早上固定翻譯或寫一點文章,竟然也有這樣的成績。
我當然很高興,只是遺憾父親沒能來得及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妹妹告訴我,一年多前父親住院時,她曾把我的第一本書《講理就好》念給父親聽,雖然那時父親已不太能說話了,但是他一直微笑著聽她念。這件事對我是莫大的鼓勵。自從去美國改行念實驗心理學後,心中一直因為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而覺得愧疚,如今知道父親對我寫的東西表示讚許,總算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更決心要好好的寫,把我所讀的書盡量化成淺顯的文字,將科學的知識傳播出來。
這本書分四大部分,包括我回國十二年來為心理、教育、腦知識和生命科學類專書所寫的譯序、導讀和推薦。剛回來時碰上台灣在流行「前世今生」,真是如火如荼,連嘉義這種小地方都不能倖免。學生成天不讀書,腦海中思索的不是他今生要做什麼,而是他前世曾經做了什麼。當時看到這種情形非常憂心,覺得要改變這個趨勢只有靠提昇全民的科學知識才有可能,因此努力的把國外的新知介紹進台灣來。接下來幾年是我翻譯最勤的幾個年頭,也是在課堂上逼學生看課外書最厲害的時候,一學期要求學生看八本書(一學期有十六週,兩週看一本中文書我認為不過分,卻被學生告進校長室,幸好校長很明理,僅把我找去說「不要操之過急」)。回國久一點後,慢慢發現不讀書是這個社會的風尚。大家見面不是談你最近看了什麼好書,而是談買了什麼股票、作了什麼投資,如何快速的錢滾錢。所以當時一起下海翻譯的幾個朋友就氣餒了,又陸續回到實驗室去搞本行,只有我因為遺傳父親的脾氣,仍然繼續做下去。不過態度就從「逼學生看」到「有一天你想看時,有書在那裡給你看」。
我慢慢了解「觀念」的改變是最困難的事情,基本上需要一個世代的工夫,只要看美國現在終於把上學時間延後一個小時就知道了,這是二十年遊說的結果!雖然學習和睡眠的關係已經非常的明確,但是,即使面對著證據,一個人還是需要二十年才能轉變他的觀念(難怪觀念的改變叫洗腦)。因此,我開始把科學教育當作志業,在書報雜誌上寫專欄,去中小學演講,盡量把我認為對的知識傳播出去。當我不急著要看到它的功效時,它的效果反而顯現出來。
我發現父親教我的「心思放慢,腳步不放慢」的確是一個好的人生態度,我越來越喜歡我的生活了。每天清晨起來翻譯,然後去上課,空閒去演講,宣揚閱讀的好處,沒有絲毫浪費時間,它的成果就是現在要出版的這本書。想到父親平時教誨我們「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如果當時不寫,現在怎麼會有這本書出來呢?很多時候,只要肯耕耘,一定會有收穫,不必刻意強求。
我把這些序文重新修訂一遍,將此書獻給我的父親,感謝爸爸的身教與言教,使我成為一個有用之人,我也會盡我的力讓我的學生成為有用之人,再把這個理念傳下去。一個人不論他的天賦是什麼,都要努力為這個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如果人人都有這個理念,都願意盡他的能力為後人留下更好的生活環境,那麼這個世界就大同了。屆時,不需法律來規範人的行為了,講理就好。是為序。
專文推薦 劉兆漢教授
書在這裡,請來閱讀!
與洪蘭教授第一次見面,是和幾位中央大學研究學習科技的教授一同向她請教如何在中大發展「認知科學」這門領域。那次見面收穫很大,她很認真地聽我們提出的推動學習科技的整體規劃,也提供幾項具體的建議,並且答應以後繼續協助我們。如此中大很幸運的建立了與洪教授合作的管道,幾年下來,洪教授愈「陷」愈深,今年,她成為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創所所長。
洪蘭教授不是一位只提供意見的人,她是一位「起而行」的人。她提倡學生應多看課外書,就在各地組織讀課外書的活動;當她受到挫折,發現目前我們社會讀書並不是大家生活中主要的項目時,她並不氣餒,她開始翻譯,努力地將國外新知介紹到國內來。她也鼓勵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動手做,她的態度是「有一天台灣的學生想看時,有書在那裡給他們看」。洪教授捲起袖子幹活兒的成果,在這本《打開科學書》裡面,十分清楚的呈現出來。
這本書收錄了洪教授近年來為國內出版的心理、教育、腦科學和生命科學等類科普書籍所寫的序言、導讀和推薦。雖然這些文章的發表前後歷經數年,但洪教授的一個中心思想卻不斷的在許多篇序文、導讀中出現,那就是如何培養台灣人民科學思考的能力。她認為雖然經過多年各方面的努力,我們的國民仍然缺乏根據證據做批判、做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原因主要是:我們的學生在養成過程中教科書以外的書讀得太少,以致個人擁有的基本知識不夠廣泛,對許多事物不知如何區辨真偽,沒有信心做獨立的思考與判斷。我十分同意洪教授的看法,足夠的背景知識,是培養科學思考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廣讀課外書籍汲取新知,是增進個人背景知識的不二法門。
全書推薦了五十五本分為心理、大腦、教育及生命科學四大類的國際名著的譯本,包含大部分近年來這幾個領域中所出版的最傑出的科普著作,其中洪教授本人就譯了二十三本。讀著洪教授所寫的序文或導讀,可以看得出她的用心與認真,我尤其欣賞她對每位原作者的生平所做的詳盡介紹,有時對原作者的研究工作,以及寫該本書的動機、過程,都有極生動的描述。這些額外的資訊,讓讀者在開卷之際,就對作者有一份比較親切的認識,在閱讀該書內容時,或許就會減少一些生澀的感覺。
在以心理科學為主軸的第一篇,洪教授首先以Gleitman的《心理學》為基礎,告訴大家心理學是一門跨領域的科學,它研究人類的心智活動,涉及人的生理、大腦神經、思維、行為、語言等等。第一篇所收錄的譯作,就對這些心理學中不同的面向各自作深入的介紹,其中有幾本書對最新研究的結果,諸如大腦與行為、自閉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等的關係,均有詳盡生動的報導。以大腦科學為主軸的第二篇,介紹生命科學中最前瞻的領域,從大腦的生理構造談起,有幾本專書涉入到大腦的各項功能,進一步的談大腦與心理的關係;有幾本是從科學看情緒、記憶及各種感覺,另外兩本談到腦與認知以及人如何學習的專題。如此很自然的就進入第三篇以教育科學為主軸的專著。洪教授特別介紹一本探討環境與同儕團體對學習的重要性的書籍,另外收錄的著作中,有的討論先天與後天在學習過程中孰輕孰重,有的探討嬰兒學習這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從幼兒語言學習的機制中了解學習的奧秘,並且介紹了潛在學習的現象。
第四篇以生命科學為主軸收錄的十幾本譯作,以人類的進化開始,很紮實的探討民族、血統、語言等與基因演變的關係,介紹了什麼是基因;也有專書討論複製與生命、愛滋病、老化的問題等等。這一篇所介紹的最後兩本專書相當有意思,一本是克萊頓的科幻小說《奈米獵殺》,以十分逼真、相當有科學根據的方式,敘述最新的奈米科技對人類可能的影響;另一本則報導蘇聯解體前,俄國進行細菌戰研發的事蹟,令人不寒而慄。洪教授選這兩本譯作作為本書的結尾,很清楚的告訴大家,人類如果只是盡量發展科學而不注重道德的話,世界總有一天會毀在人類自己手中。
我自己看書時常常因為讀到專家對某書的書評或介紹而做選擇,洪教授集冊出這本書,介紹給國內讀者五十五本在現代心理學、認知科學及腦科學方面,最新、最好的科普讀物,讓大家有準備的做選擇,我想她的意思就是:書已經在這裡了,請來閱讀吧!
【推薦者簡介】劉兆漢,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學士,美國布朗大學電機博士,在美國伊利諾大學任教超過二十年,一九九○年返國應聘為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二○○三年後擔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目前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獲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學會傑出成就獎及榮譽會員獎,並於一九九八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二○○一年獲頒國際科聯日地科學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書號:A3402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1.5 cm
類別:總類
分類號:011.6
頁數:280頁
重量:34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5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