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蓋博物館》精彩內容
認識國立台灣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靜靜地矗立在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內,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也是最早以本土史料為收藏重心的博物館,創建至今近百年,見證了台灣地區博物館界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及變遷。 建築是時代的產物,國立台灣博物館這棟宏偉壯觀的建築,是日治時期台灣古典造形建築的顛峰代表作,不僅呈現當時的審美觀念、施工技術,也是台北市著名的地理標誌,在老台北人的成長歲月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博物館的故事 日治時期,西方博物館的觀念被正式引進台灣。當時,殖民政府為達到有效統治,特別獎勵日本學者在台灣從事人類學與自然歷史各方面的研究,而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前身)便是蒐集典藏這些研究成果的重鎮。以下就來回顧它的歷史。 紀念館與博物館的結合:日本統治台灣初期,政治形勢仍不穩定。1898年,兒玉源太郎出任第四任台灣總督,起用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一方面鎮壓安撫武裝抗日的勢力,確保治安穩定;一方面積極展開各項經濟改革和建設工作,確立統治基礎,兩人聯手開啟了日本治台的一頁新局。1906年4月及11月,兒玉與後藤先後辭職離台,繼任的民政長官祝辰巳為了紀念兩人的治績,倡議興建紀念館,發起全島官民一人一圓捐款,並成立委員會推動興建事宜,館址擇於清代台北城的官廟--天后宮的所在地,由總督府營繕課課長野村一郎(台北賓館的設計者)與技手荒木榮一負責設計。 約莫同時,設立於1899年的「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商品陳列館」(位於今北一女與中央氣象局的轉角處),在1908年經總督府訓令成立「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於是,博物館的籌設計畫遂與「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合而為一。在新館舍尚未興築前,先以舊彩票局(今?)充當臨時館舍,於同年10月開館,負責蒐集、陳列有關台灣的學術、技藝及產業等所需之標本及參考物,分為植物、動物、礦物、歷史等四部。開館之初,展品有1萬2千餘件。 施工:1913年,天后宮終在日人不尊重本土文化的政策下,遭到拆除,只殘餘幾個柱珠散置在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內。同年4月,紀念館正式動工,由野村一郎、近藤十郎(台大醫院舊館的設計者)等監督,1915年落成,總工程款二十八萬三千五百二十五日圓。能以此有限的經費,建造這麼一座古典樣式建築的傑作,日人十分引以為傲。 正式開館:紀念館竣工後,即由委員會捐贈給總督府,作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紀念博物館」(簡稱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使用,1915年8月20日正式開館。此時館內藏品已增至2萬3千餘件,以台灣本土及華南、南洋資料為主,分為歷史部、山胞部、南洋部、動物部、植物部、地質礦物部及人類學部等,可見日本為擴張其在亞洲勢力的用心。當時,有此建築規模及豐富藏品的博物館,即使在日本本土及中國大陸亦不多見。 光復後的發展:光復後更名為「台灣省立博物館」,繼續推展學術研究及社會教育。近年整修後,於1997年重新開館,以其典藏的動、植物與礦物標本,南島語系民族的珍貴文物、歷史文獻以至於史前文物,定位為自然史博物館。次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1999年7月精省之後,正式升格為「國立台灣博物館」。 欣賞建築特色 日本帝國為顯示殖民統治者的權威,在台灣興建官署、紀念館、銀行、法院等建築時,許多都是採取華麗宏偉的西方歷史樣式,其規模及外觀,即使與日本內地相較亦毫不遜色。國立台灣博物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國立台灣博物館的主結構採用R. C.(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用,外覆白色的仿假石。受到新古典主義的影響,整棟建築以山頭、柱列及圓頂等構建組成,造形簡潔有力,比例均衡完美,線條明快流暢,肅穆莊嚴的氣息中散發出一股古典的理性美感,充分表現當初作為紀念性建築物的象徵意義。以下就從博物館的北向立面來認識其建築特色。 中央圓頂:高32公尺,是整棟建築最吸引人的焦點。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外層披覆銅皮,下方的方形基座托著圓頂,四面開有高窗,以便光線直接照入室內天花板的彩繪玻璃,增加大廳的華麗感。 角塔:位於兩翼的尾端,作為立面端景的收頭,與中央圓頂形成對稱而穩重的三角形;造形上與中央入口互相呼應,但山頭較小,柱列也較少,內部有樓梯可通一、二樓。 山頭:採傳統三角形造形,分別位於入口正上方及兩翼的角塔。山頭源自於希臘神廟,原為建築構造的一部分,後演變為牆面裝飾,有許多種類及變化,此處亦為裝飾之用。特別是正立面入口上方的山頭,有泥塑的盾牌形勳章飾和捲曲的花草紋飾,複雜而細膩,不僅強化入口的意象,也凸顯整體建築物的重心。 柱列:是典型的希臘多立克(Doric)柱式,高達9公尺,下接台基,上承連續的柱頂線盤,柱頭裝飾少,柱身有多道圓形凹槽,柱子作「收分」處理--整體比例以中央最粗壯,接近上端部分逐漸變細,使柱子看起來較輕巧有彈性,似乎可輕鬆承接屋頂的重量。 台基層:樓板抬高2.3公尺,外牆以磨石子作成大塊石砌的效果,形似厚實的台基一般,不但增加建築外觀的穩重感,也增加內部地下室的典藏空間,牆面並開有高窗來通風和採光。 主要入口:運用三角形山頭、6根巨大的多立克式圓柱作成寬敞的門廊,加上上方由銅皮披覆的圓頂,格外顯得高聳尊貴。由於一樓平面整個抬高,威嚴感倍增,在入口處設置階梯引導入大廳。 裝飾:在柱列上方的楣樑和挑簷部之間的檐壁上,嵌著一連串形似齒狀凹凸面的三槽板,其下方有圓錐形的滴珠飾,三槽板之間並有柱間壁,皆為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建築的細部裝飾。 觀察空間機能: 從日治時期的空照圖中,清楚可見博物館的平面呈橫式長條形,以中央為入口,左右對稱展開;立面的造形也與對稱的平面相呼應,在中央塔設置醒目的圓形屋頂,兩端則以角塔作為盡端收尾,設計極具巧思。 內部空間的規劃,則以正中央的主體作為大廳及入口,兩翼的一、二樓為主要的展示空間,地下一樓則作辦公室及典藏室,整體展示動線明確而合理。 入口大廳:對照下方的縱剖圖來看,從正門進入大廳,須先經過3公尺高的前廳,空間在此經過壓縮後,再進入高聳氣派的大廳,形成強烈的對比。 挑高兩層的大廳,由9公尺高的兩層柱列環繞,內層為12根圓柱,外層為20根方柱,皆為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頭上茛苕葉圖案的飾金泥塑,精緻而華麗。 直挺而上的柱列,也將參觀者的視線引向頭頂上方的天花板。為配合室外圓頂,天花板亦作成穹窿狀,巧妙運用弧三角的構造,置入由四面拱組成的方形基座。天花板的頂部及四周並鑲嵌彩繪玻璃,兼具採光與裝飾功能,光線從上方灑下來,格外絢爛奪目。 大廳兩側設計了半圓形的「壁龕」,原先放置兒玉與後藤的銅像,後改立大花瓶。中軸末端設T形大樓梯通至2樓,四周以回廊環繞。 主梯與柱列下方的台度採用進口大理石,細部裝飾考究,壁面以石膏塑出古典紋飾,在在呈現高貴典雅的風格。 兩翼展示室:因博物館南向面對公園,設計者為了使建築物能與戶外的自然環境相融,並使觀眾在參觀展覽之餘,得以駐足欣賞窗外綠意,因此特別設計成悠閒的走廊。至於北向的展示室,則以壁柱圍成莊嚴的空間。巧妙的設計手法,營造出兩種不同情趣的空間氛圍。 此外,兩翼原有大型的西式木桁架構造以承接屋頂重量,但近年為增加展示空間,被拆除改裝成鋼構架,失去古蹟之真,頗為可惜。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