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案》精彩內容
〈定位1〉企劃到底是什麼? 現代企業的功能,已經從傳統的人事、行銷、生產、財務、研究發展等五項,再增加了一項企劃。目前已經是一個企劃的時代了。 定義與要素 企劃一詞大約在1965年左右自日本引進,至今已經二十五年了。起初的二十年,並未受企業界的重視。近五年來,由於消費大𣖕的欲望愈來愈複雜化與多樣化,消費心理瞬息萬變,造成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不但同業間的競爭愈演愈烈,而且稍不留神,企業可能就遭淘汰了。客觀的條件逼得企業日益倚重企劃,甚至已普遍產生𡠩沒有企劃,就沒有企業的共識了。 企劃的定義 有人說,企劃就是為了實現某一目標或解決某一問題,所產生的奇特想法或良好構想。而且,此一構想�K可期待其成果,亦可付諸實施。 也有人說,企劃就是一齣有趣的戲劇。企劃人是編劇導演,企劃案就是劇本。企劃人必須根據劇本,導演出一齣備受歡迎的戲劇。更有人認為,企劃就是企業的策略規劃,為企業整體性與未來性的策略,它包括從構思、分析、歸納、判斷、一直到擬訂策略、方案實施、事後追蹤與評估過程。簡言之,它是企業完成其目標的一套程序。 上述三種說法都很有道理,其實一言以蔽之,激發創意,有效地運用手中有限的資源,選定可行的方案,達成預定目標或解決某一難題,那就是企劃了。 企劃的要素 人類構思的過程大是這樣的:運用各種不同的思考方法產生構想,好的構想就成為創意,而有目標的、可能實現的創意(或是用創意來做工),就變成企劃了。 由此可知,企劃有別於構想與創意,它應包括下列三個要素: 1.必須有嶄新的創意:企劃的內容必須新穎、奇特,令人拍案叫絕,使人產生新鮮、有趣的感覺。 2.必須是有方向的創意:再好的創意,若缺乏一定的方向,勢必與目標脫節,就不能成為企劃了。 3.必須有實現的可能:在現有人力、財力、物力的限制之下,有實現的可能,才是企劃。否則再好的創意均屬空談。 企劃與計劃企劃與計劃常被人混為一談,其實兩者差異很大,企劃近似英文strategy加plan,而計劃則是英文的plan。有關企劃與計劃的不同,請參看下頁的表一。 舉一個實例來說明。同樣是出版社的編輯,假如他做下列的工作:出書的方向、選書、開發作家群、決定版本開數、封面的設計、書籍的訂價等,那是企劃。假如他做下列的工作:下標題、校對、與印刷廠聯繫等,那是計劃。一個𡠩企劃編輯必須掌握原則,決定出版些什麼書(原則與方向)。在出書的方向確定之後,至於每本書要怎麼完成(程序與細節),就交給𡠩計劃編輯去處理了。 〈定位2〉企劃案與企劃部把企劃用文字(或文字加圖案)完整地書寫出來,就成為企劃案(或稱企劃書)了。 企劃案的種類 從企劃的定義可知,企劃案包羅萬象,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個人生涯,都是其範疇,因此種類繁多,不勝枚舉。然而單就企業的觀點而言,最常見的企劃案,大約是下列的十種: 1.一般企劃案 2.行銷企劃案 3.新產品開發企劃案 4.廣告企劃案 5.員工訓練企劃案 6.公共關係(PR)企劃案 7.銷售促進(SP)企劃案 8.投資可行性企劃案 9.年度經營企劃案 10.企業長期發展企劃案 許多人誤解企劃案就是指行銷企劃案而言,從上面的說明可知,企劃案包含的範圍甚廣,行銷企劃案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罷了。上述常見的十種企劃案,其中一至七的企劃案格式,在第三篇中有詳細地說明。 企劃部門的職掌 近年來,國內企業紛紛設立企劃部門。有些企業的企劃部的權責很大,等於是經營者的最高智囊團,有些企業的企劃部權責很小,只負責廣告業務,甚至只做一些資料統計與剪貼的工作。 企劃部門是企業的幕僚單位,它最主要的工作,應該是協調各部門,建立共識,擬定各種不同的企劃案,發揮企業整體作戰力,以達成各階段的目標。 一般而言,企劃部門的職掌可區分為企業策略規劃與一般性企劃兩大類: 企業策略規劃 這是屬於較長期的戰略性企劃工作,包括:企業長期發展企劃、投資可行性企劃、管理制度的規劃、企業形象的建立等等。 一般性企劃 這是屬於較短期的戰術性企劃工作,包括:年度經營企劃、行銷企劃、新產品開發企劃、廣告企劃、員工訓練企劃、公共關係企劃、銷售促進企劃等等。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