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成功》精彩內容
第一章 成功之路到底在哪裡? 許許多多成功的理論,是將基礎放在相信你自己或設定目標。我們發現,在實際生活中,這些理論行不通。 𤪦𤪦坊間談論「成功原理」的書籍很多,但是,卻沒有一本書的影響力超越由諾曼.皮爾牧師(Norman Vincent Peale)所著的《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𤪦𤪦皮爾博士指出,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描繪一幅成功模樣的心智畫像,並且在自己腦中就該畫像做有系統的陳說,然後,深深的烙印和銘記於心。只要固執的懷抱著這幅畫,不讓它褪色,你的心智就會設法去實現這幅畫。 𤪦𤪦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真的就像皮爾牧師所說的一般,那你就是一廂情願了。舒勒牧師(Robert Schuller)說:「改變你的思想,你能夠改變你的世界。」換言之,你要縱脫、解放自身的力量。 𤪦𤪦相信你自己,是否就是成功的關鍵呢?我們認為不是。我們相信,娤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成功的關鍵,是在於相信別人。換言之,要找到一匹馬來騎。 𤪦𤪦當你把焦點集中在你自己身上時,你所握有的賽馬馬票只有一張。藉著開拓自己的眼界,包容其他人,你就大大的增加了所操的勝算。進一步說,你要敞開你的胸襟,接納任何可促使和幫助你成功的可能性,諸如:產品馬、創意馬、地理馬、宣傳馬。為什麼你硬要設定你自己是你成功的唯一機運呢?敞開你的胸襟,接納千千萬萬個其他的可能性吧! 𢃼蘍相信自己?! 𤪦𤪦朋友,你不妨正視鏡子裡的你,然後問自己:「我相信這位目不轉睛朝著我看的老兄嗎?」 𤪦𤪦多數專家認為,你不相信。正因為如此,坊間才會有那麼多有關積極思考的書籍。 𤪦𤪦巴拉迪諾博士(Dr. Connie Palladino)所著的《相信你自己並使它發生指南》(The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Make It Happen Guide)一書,就是這類的典型之作。巴拉迪諾博士是位事業發展顧問,他指出:「我們的收入不啻是張成績單,而這張成績單就反映出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在洛杉磯一位名為格蘭特(Dave Grant)的作家,更直率地斷然主張:「你賺多少,你就值多少。」 𤪦𤪦不過,這些專家所注意到的,只是在這個世界裡,高漲的自我與物質成功間的相互關係而已。 𤪦𤪦成功與自信,代表一個「雞和蛋」的問題、連同一個答案。實際上,兩個都是答案。 𤪦𤪦是自信使你成功呢?還是成功使你有了自信? 𤪦𤪦照我們的意見,兩者都對。不過,在這兩個途徑之間,卻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要增加自信非常困難,就像是去「推」一條繩子一樣(繩子要「拉」才能使勁)。你務必相信,多數過分自我的人,生來就是這樣的。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去找皮爾牧師,為的是請他主持婚禮,而不是要皮爾為他的自信打氣。 𤪦𤪦相反地,自我多疑的人,要嘛生性如此,要嘛就是在他們小時候缺乏安全感。意氣消沉這種精神上的疾病,或許是自疑症的誇張形式(告訴那些意氣消沉的人,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增加自信心)。 𤪦𤪦你生來就有智商,我們相信,你生來也有「信商」(Confidence Quotient)。信商跟智商一樣,是很難提高的。 𤪦𤪦不過,無論如何,娤你還是要盡力設法使自己更具信心,但是,不要過分勉強,用些比較容易的方法,使自己變得更成功,然後讓成功來培育和養成你的自信。 𢃼蘍設定目標?! 𤪦𤪦除了上述的「相信你自己」之外,下一個成功的理論,就是「設定目標」。如果,你研讀那些供你自修用的書籍,你會發現,沒有目標,你絕不能成功。首先,你要有人生目標,然後,你設定五年目標、十年目標、十五年目標等。 𤪦𤪦然而,你研究一下現實情況,你會感到驚訝。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擔任一家電腦公司的高級主管,你會把工作生命的最初十六年,花在一家可樂公司嗎?大概不會吧?然而,美國蘋果電腦公司董事長史考利(John Sculley)卻是這樣做的。 𤪦𤪦當然,你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來進行。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家義大利披薩連鎖店,你會從電腦公司開始,最後出任皮爾布瑞公司(Pillsbury)負責管理資訊系統的副總裁嗎?而這正是教父披薩連鎖店公司(Godfather's Pizza)總裁赫曼.卡因(Herman Cain)所做的。 𤪦𤪦如果,你想要在四十一歲時出任美國的副總統,你會花費四年工夫在大學裡喝啤酒、打高爾夫,以及成績都是丙和丁嗎?美國前任副總統奎爾就是這樣。 𤪦𤪦有一次,奎爾的祖母告訴他:「只要你竭盡你的努力,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𤪦𤪦事實不然。奎爾並沒有使自己在四十一歲時出任美國副總統;讓奎爾變成美國副總統的是布希總統。 𤪦𤪦在我們這個民主平等的社會,人們已經忘記了踏上成功之路的古典定義:學富五車不足恃,攀親附貴最可行。 𤪦𤪦如果,你認為用這種方法治理一個國家是很可怕的,「吾道不孤」,我們跟你的想法是一致的。看起來是很可怕,但卻是很典型的。 𤪦𤪦當你為自己設定目標時,你會假定光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目標。事實呢?絕非如此。你不能全靠自己到達天庭,你得靠上帝的幫助才行。 𤪦𤪦當你自己設定目標時,也等於是為自己戴上了眼罩,將會錯過不在主要關聯和順序上的機會。如果你知道你要去哪裡的話,你就不會去看旁邊的小路,而那些小路卻常常引導你遇到一生的機會。你這是患了「隧道眼光症」(tunnel vision)。 𤪦𤪦娤多數人都患了這種毛病。在行銷你自己方面,如果說有一個大家所犯的共同錯誤的話,那就是:設定個人的目標,往往會看不見其他機會的存在。 𤪦𤪦當你為自己設定目標時,你同時也剝奪了生命中的神祕與興奮。抽象派大師畢卡索就曾經說過:「如果,你總是知道什麼正是你想要的,你所能發現的,充其量也不過是這些而已。」 𤪦𤪦當你為自己設定目標時,你通常都忘記其他人也會設定他們的目標。如果,每一個人都想當山頂之王,那山頂不就變得有些擁擠嗎?朋友,何不試試山谷呢? 𤪦𤪦根據美國《花花公子》(Playboy)的調查顯示,四一%的美國父母親,期望他們的孩子之中,有一個在長大後能成為美國總統。美國大約有八千萬個家庭,每一個家庭平均有兩個孩子,這樣算來,美國有六千五百萬個小孩,是把目光擺在華府的白宮。 𤪦𤪦現在,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𤪦𤪦娤保持選擇的自由,不要把自己鎖定在一個目標上。啓對許多人而言,這樣一來,他們的前途,或許會比所能想像到的更為刺激、更富有魅力,以及更具報酬性。 𤪦𤪦在一九八九年畢業於長島波特列日預備學校(Portledge Prep School)的古柏曼(Daniel Richard Cooperman)說:「我不知道我要去哪裡,但是,我已等不及要趕到那裡了。」 𤪦𤪦娤即使你抵達成功之地,你所走過的路,也絕不是筆直的。裴洛(Ross Perot)說:「生命就像個蜘蛛網,蜘蛛絲以奇妙的角度交叉、混織。不論你成功與否,全都不在於你的計畫是好是壞--特別是學校所教你的那些所謂的五年策略計畫。娤要成功,靠的是你對意外的突發機會,做出何種反應。」 𤪦𤪦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也抱持同樣的看法。他說:「任何事業規畫的概念,我全都不喜歡。我從來就沒有什麼公式,也沒有什麼人生計畫,當運氣來時,我就加以利用。成功,九八%靠的是運氣。」 𤪦𤪦裴洛和畢德士都是打破舊風氣的人,他們毫不猶豫地攻擊傳統的觀念。多數人在爬昇到高峰時,就著手掩蓋、遮蔽和隱瞞他們過去的蹤跡。他們絕不歸功於運氣,也不說憑的只不過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而已。他們歸功於辛勤的工作、有目標,以及相信他們自己。 𤪦𤪦他們不想讓你知道他們是怎樣辦到的,「靠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神話令他們更為得意。公司的老闆或老闆娘經常都會說,對於有能力而又肯勤勞工作的人而言,公司正充滿了許多絕佳的機會。下次,當他們向你大放此類厭辭時,你就邊聽邊默念「奎爾」十次。這樣,就會保持你的頭腦清醒,認清爬上成功階梯的真正道路何在。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