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台灣人》
導讀 /莊永明 政府與人民的關係,絕對不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相對關係,也因此,如果執政者如果不公、不正、不義,人民有反抗的權利。 1895年,台灣淪日後,對專制外來政權的「革命行動」,台灣史劃分為「武裝抗日」和「非武裝抗日」。 革命被解釋為「順乎天,應乎人的改革。」非暴力的革命,實為不可被剝奪的天賦人權。1920年代,被稱為「台灣自覺年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及民主主義思潮所影響,「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終於掀開了第一頁! 「夫立憲國貴在擁護民權,人民言論集會之自由乃憲法所保障者。然觀台灣統治之現狀,則有重大之誤謬存焉。蓋總督攬立法、行政之大權,而行獨裁政治,為政者不顧台灣之歷史、風習,不恤島民之輿論,掠奪人民應有之權利、束縛公眾言論之自由、濫用官權、視百姓如奴隸……。」 這一段文字是擇自1924年1月30日廈門台灣學生大會的《宣言書》,可見彼時台灣人反帝、反日的信念和決心。 日治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胎動於日本,最初表現在留日本的台灣留學生的行動上,而後島內產生了一頁又、一頁可歌可泣的非武裝抗日史頁! 1921年1月起開始的「台灣議會期成運動」、1921年10月「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927年7月「台灣民眾黨」創黨、1930年「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創設,其間還有「農民組合」、「工友聯盟」等農工抗爭運動,可證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政權的反抗,是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的。 日本統治者明白表示:「要讓台灣脫離日本,成為自治體是絕對不可能、也是不被允許的事。」難怪民族運動功敗垂成。1930年代後,反抗殖民政權的火種雖未熄滅,但是都成了未能燎原的「星星之火」。 1945年終戰,國府政府遷台,由於國共內戰的慘敗教訓,國民黨在台實施「一黨專政」,並以「動員戡亂時期」壓制言論自由、取締民主運動,讓人箝口結舌,少數反對人士仍不畏高壓,盡知識分子本職身發表諍言,甚而企圖突破黨禁,籌組「反對黨」。投入戰後人權運動的志士,不分省籍,他們期望的是自由、民主在台灣開花結果。 《台灣放輕鬆》第三冊以20位「異議分子」為主角,彰顯他們代表「在野」的民眾反專制、反強權的奮鬥史。 1895年,台灣淪日後,30歲的清末秀才洪月樵取別號為「棄生」,不僅以「不合作」與日本殖民政府對抗,還為台灣人守土衛疆的勇敢事蹟留存紀錄。 霧峰林家的林幼春、林獻堂和清水蔡家的蔡惠如都是「資本家」、「大地主」,他們漢學素養深厚,不僅憂心殖民教育會損折損台灣傳統文化,也意識到長期受日本人的頤使,民族的前途,永無生機,他們因此義不容辭領導改革運動。戰後,林獻堂也因對國府有所微詞,不惜自我放逐日本,終老異鄉。 日治時期有「台灣的劍橋和哈佛」之稱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和「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制為「師範學校」),不僅培養不少台灣菁英,也「造就」不少抗日分子,醫學校畢業的翁俊明和蔣渭水兩個醫師,都是政治社會運動的先覺者,翁俊明後往大陸,進入國民黨體制,參加抗日,而留在島內的蔣渭水,領導同胞和日本統治者對抗,「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精神,是台灣民族運動史永恆的典範。 「國(日)語學校」(師範學校)栽培的「訓導」(老師)有林呈祿、黃旺成、蔡培火、葉清耀、王敏川、蔡式穀,他們擔任教職的時間都不長,可能與不滿殖民政府的「二元教育」政策有關。,放下教鞭後,他們都投效「非武裝抗日」的陣容。 日治時期的「白領階級」,醫師和律師是反對運動領導人物,葉清耀和蔡式穀都是為民爭公義的「辯護士」(律師)。 念過師範學校卻因「反日」而被開除學籍的、改而投效「台灣文化協會」的林秋梧,30出頭即歸天,他晚年皈依,成為是台灣「宗教改革」的革命僧。 「台灣文化協會」因左右思想之爭,另立門戶的「新文協」,領導人物的王敏川、連溫卿,雖被「定位」左派,但絕非激動的革命人物,而是溫雅的「讀冊人」。 王添火丁,是位茶商、代議士,也是報人,以「敢言」著稱,228事件,他代表處理委員會向當局提出「處理大綱」,致惹來橫禍,成了「消失的台灣菁英」之一。 同為報人的李萬居,是留法學人,終戰後接掌《台灣新生報》,後來脫離體制,另辦《公論報》,以「在野」立場,批評時政,遭受無情打壓,最後參與予籌組反對黨的活動。 國府戡亂時期的「黨禁」,為自由主義人士所不滿,外省人士雷震和殷海光為求政治改革,不僅以《自由中國》雜誌做為「發聲」反對一黨專制的機構,也聯合李萬居等台灣人共同籌組新的政黨,雖然功敗垂成,但在台灣近代民主運動史,留下可貴的一頁! 國民黨長期執政下的「強人政治」年代裡,不許有「異議分子」的存在,而以競選進入政壇,有「郭大砲」之稱的郭國基,他在擔任省議員、立法委員的問政期間,能言敢言,挑戰威權,國民黨的執政官員視為「眼中釘」。而另一個「肉中刺」的人物是魏廷朝,他是一位「反骨」的書生,因「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事件和「美麗島事件」,令他在獄中度渡過青春歲月,但至死無怨無悔。「美麗島事件」受難多人,以「永遠在野」的魏廷朝為代表,自有其意義。 革命是非常手段,對於手無寸鐵的在野「書生」,反專制、反奴役,說他們是「革命分子」,或許太沈重,但書中這些反抗者的反殖民統治、反戒嚴統治的捨我其誰精神,絕對是大仁大勇的「民主鬥士」。 G100103e 日本殖民政府頒予台灣富商仕紳的「紳章」,一方面是表彰他們的社會地位,其實是一種籠絡手段。 G100102e 為了和「紳章」抗衡,反對運動人士設計了「正義」勳章,頒給了從事抗日運動者,「治警事件」被告者都是得獎人。 G100101e 有「台灣人唯為一之喉舌」稱譽的台灣民報,對日治時期大眾啟蒙運動貢獻卓著。 導讀 政府與人民的關係,絕對不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相對關係,也因此,如果執政者如果不公、不正、不義,人民有反抗的權利。 1895年,台灣淪日後,對專制外來政權的「革命行動」,台灣史劃分為「武裝抗日」和「非武裝抗日」。 革命被解釋為「順乎天,應乎人的改革。」。非暴力的革命,實為不可被剝奪的天賦人權。1920年代,被稱為「台灣自覺年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及民主主義思潮所影響,「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終於掀開了第一頁! 「夫立憲國貴在擁護民權,人民言論集會之自由乃憲法所保障者。然觀台灣統治之現狀,則有重大之誤謬存焉。蓋總督攬立法、行政之大權,而行獨裁政治,為政者不顧台灣之歷史、風習,不恤島民之輿論,掠奪人民應有之權利、束縛公眾言論之自由、濫用官權、視百姓如奴隸……。」 這一段文字是擇自1924年1月30日廈門台灣學生大會的《宣言書》,可見彼時台灣人反帝、反日的信念和決心。 日治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胎動於日本,最初表現在留日本的台灣留學生的行動上,而後島內產生了一頁又、一頁可歌可泣的非武裝抗日史頁! 1921年1月起開始的「台灣議會期成運動」、1921年10月「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927年7月「台灣民眾黨」創黨、1930年「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創設,其間還有「農民組合」、「工友聯盟」等農工抗爭運動,可證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政權的反抗,是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的。 日本統治者明白表示:「要讓台灣脫離日本,成為自治體是絕對不可能、也是不被允許的事。」難怪民族運動功敗垂成。1930年代後,反抗殖民政權的火種雖未熄滅,但是都成了未能燎原的「星星之火」。 1945年終戰,國府政府遷台,由於國共內戰的慘敗教訓,國民黨在台實施「一黨專政」,並以「動員戡亂時期」壓制言論自由、取締民主運動,讓人箝口結舌,少數反對人士仍不畏高壓,盡知識分子本職身發表諍言,甚而企圖突破黨禁,籌組「反對黨」。投入戰後人權運動的志士,不分省籍,他們期望的是自由、民主在台灣開花結果。 《台灣放輕鬆》第三冊以20位「異議分子」為主角,彰顯他們代表「在野」的民眾反專制、反強權的奮鬥史。 1895年,台灣淪日後,30歲的清末秀才洪月樵取別號為「棄生」,不僅以「不合作」與日本殖民政府對抗,還為台灣人守土衛疆的勇敢事蹟留存紀錄。 霧峰林家的林幼春、林獻堂和清水蔡家的蔡惠如都是「資本家」、「大地主」,他們漢學素養深厚,不僅憂心殖民教育會損折損台灣傳統文化,也意識到長期受日本人的頤使,民族的前途,永無生機,他們因此義不容辭領導改革運動。戰後,林獻堂也因對國府有所微詞,不惜自我放逐日本,終老異鄉。 日治時期有「台灣的劍橋和哈佛」之稱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和「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制為「師範學校」),不僅培養不少台灣菁英,也「造就」不少抗日分子,醫學校畢業的翁俊明和蔣渭水兩個醫師,都是政治社會運動的先覺者,翁俊明後往大陸,進入國民黨體制,參加抗日,而留在島內的蔣渭水,領導同胞和日本統治者對抗,「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精神,是台灣民族運動史永恆的典範。 「國(日)語學校」(師範學校)栽培的「訓導」(老師)有林呈祿、黃旺成、蔡培火、葉清耀、王敏川、蔡式穀,他們擔任教職的時間都不長,可能與不滿殖民政府的「二元教育」政策有關。,放下教鞭後,他們都投效「非武裝抗日」的陣容。 日治時期的「白領階級」,醫師和律師是反對運動領導人物,葉清耀和蔡式穀都是為民爭公義的「辯護士」(律師)。 念過師範學校卻因「反日」而被開除學籍的、改而投效「台灣文化協會」的林秋梧,30出頭即歸天,他晚年皈依,成為是台灣「宗教改革」的革命僧。 「台灣文化協會」因左右思想之爭,另立門戶的「新文協」,領導人物的王敏川、連溫卿,雖被「定位」左派,但絕非激動的革命人物,而是溫雅的「讀冊人」。 王添火丁,是位茶商、代議士,也是報人,以「敢言」著稱,228事件,他代表處理委員會向當局提出「處理大綱」,致惹來橫禍,成了「消失的台灣菁英」之一。 同為報人的李萬居,是留法學人,終戰後接掌《台灣新生報》,後來脫離體制,另辦《公論報》,以「在野」立場,批評時政,遭受無情打壓,最後參與予籌組反對黨的活動。 國府戡亂時期的「黨禁」,為自由主義人士所不滿,外省人士雷震和殷海光為求政治改革,不僅以《自由中國》雜誌做為「發聲」反對一黨專制的機構,也聯合李萬居等台灣人共同籌組新的政黨,雖然功敗垂成,但在台灣近代民主運動史,留下可貴的一頁! 國民黨長期執政下的「強人政治」年代裡,不許有「異議分子」的存在,而以競選進入政壇,有「郭大砲」之稱的郭國基,他在擔任省議員、立法委員的問政期間,能言敢言,挑戰威權,國民黨的執政官員視為「眼中釘」。而另一個「肉中刺」的人物是魏廷朝,他是一位「反骨」的書生,因「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事件和「美麗島事件」,令他在獄中度渡過青春歲月,但至死無怨無悔。「美麗島事件」受難多人,以「永遠在野」的魏廷朝為代表,自有其意義。 革命是非常手段,對於手無寸鐵的在野「書生」,反專制、反奴役,說他們是「革命分子」,或許太沈重,但書中這些反抗者的反殖民統治、反戒嚴統治的捨我其誰精神,絕對是大仁大勇的「民主鬥士」。
莊永明,台北市大稻埕人,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被公認是蒐集台灣史料最豐富的少數人之一》現任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並應邀於台北醫學院、師範大學人文教育中心講授「台灣百年醫療史略」、「台灣歌謠史略」等課程。迄今已出版《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北老街》、《台灣鳥瞰圖》、《台灣醫療史》、《台灣百人傳》、《台灣金玉良言》…等專書數十冊。1998年《天下雜誌》選為「影響200,跨越2000」人物之一。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