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精采人物

望向大海的「文化橋樑」── 悼!台裔日本文壇巨人陳舜臣

作者:遠流博識網

  「小說家的工作,就是描述人生的真實面,因此,往往能從各種角度來凝視各式各樣的人生。每個人的氣質和體質不同。我提供給讀者的,也一定是呈現我的精神的作品。」這是日本台裔作家陳舜臣,對於文學創作志業的一番自剖,這支如椽巨筆,嘔心瀝血了半世紀,寫就了一百六十多部的作品,如今將永遠劃下句點。一月二十一日凌晨5點46分,陳舜臣病逝於日本神戶市的醫院,享年90歲。

  陳舜臣最初以推理小說嶄露頭角。33歲那一年(1957年),兒子生病,他在病榻旁照護孩子,邊看推理小說,覺得書的內容有點無聊,想說自己來寫也許會更精采。況且,大學時期的英文教材是福爾摩斯,陳舜臣當時讀遍了福爾摩斯的全部探案,相當熟悉推理寫作的技法,讓他更有信心。四年後發表了第一部著作《枯草之根》,就獲得「江戶川亂步賞」,1968年,又以《青玉獅子香爐》榮獲代表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賞」,1970年,《再見玉嶺》及《孔雀之道》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首位也是唯一的「三冠王」,奠定了他小說大家的地位。

  此後,他開始創作以中國為題材的歷史小說,憑著豐富的中國文化涵養與廣博的文史學識,更在文壇大放異彩,一躍成為暢銷作家,被視為日本中國歷史小說的先行者,與司馬遼太郎並列「歷史小說雙璧」,許多日本民眾是透過他的著作來認識中國歷史。源於移民身分及成長背景,陳舜臣自幼便關注思考中日問題,作品也經常展現多元文化交會遇合的宏觀世界,《朝日新聞》推崇他是「中日文化的橋樑」,擁有「複眼」般的獨特視角,試圖藉由文學小說的深入人心,促成中日之間的相互理解。除了推理小說和歷史小說之外,其寫作類型也包含了通史、隨筆、遊記、評論、漢詩集及翻譯作品。


▲1969年,陳舜臣伉儷與司馬遼太郎於直木賞祝賀會。

  正因日本舉國咸認他是研究中國歷史的權威泰斗,他又成了螢光幕前的媒體寵兒,各家電視台只要播映有關中日歷史文化、或是介紹中國歷史人物的節目,幾乎都會請他擔任解說嘉賓,如NHK重資製作的《絲路》和《唐詩紀行》,即邀他參與錄影演出。1993年,NHK改編他的歷史小說《琉球之風》製播大河劇。同年,日本文化界的至高榮耀「朝日賞」頒給陳舜臣,1998年更獲日本皇室頒贈「勳三等瑞寶章」的殊榮,表揚他在社會文化方面的卓越貢獻與成就。此外還得過「每日出版文化賞」、「神戶市文化賞」、「讀賣文學賞」、「吉川英治文學賞」、「日本藝術院賞」、「翻譯文化賞」、「井上靖文化賞」……等,被稱作「日本最會得獎的作家」。去(2014)年5月6日,專門展示陳舜臣作品、資料、藏書及書房擺設的「陳舜臣亞洲文藝館」,在神戶市中央區開幕,年屆九十的陳舜臣還坐著輪椅出席。


▲陳舜臣的書桌。/姚巧梅攝


▲1999年2月17日於陳舜臣家中書房。/姚巧梅攝

  陳舜臣原籍台北新莊,日治時代,祖父移居日本從事貿易。1924年2月18日,陳舜臣在神戶出生,童年時期的精神糧食,就是祖父豐富的中文藏書,為他打下了深厚的漢學根柢。1941年進入國立大阪外國語學校(今大阪大學外國語學部),攻讀印度語和波斯語,與主修蒙古語的司馬遼太郎結為知交。畢業後留在母校擔任西南亞語研究所助教,預計往學術生涯發展,卻因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陳舜臣被劃歸中華民國國籍,當時,非日本人不得出任國立大學教授,只好辭去教職,直到1990年才重新取得日本國籍。

  1948年,陳舜臣曾返回台灣,在新莊中學擔任英文教師,翌年回到神戶老家,全力投入家族的貿易事業,往返日本和台灣兩地。這段經歷,也讓陳舜臣涵養了恢弘的視野和開闊的史觀,日後寫出「海的三部曲」系列(《琉球之風》、《龍虎風雲》、《旋風兒:小說鄭成功》),即以浩瀚無際的「海洋通路」,呈現大航海時代開拓進取的氣象;另一部歷史小說《成吉思汗一族》,更從遼闊的「草原通路」,描繪13世紀東、西文化的交流與聯結,以及不同族群之間的融合與共生。


▲1976年,陳舜臣於神戶摩耶埠頭。

  1991年,遠流率先翻譯陳舜臣的《諸葛孔明》,出版後旋即登上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1994年起,更有計畫地陸續引進《琉球之風》、《鴉片戰爭》、《小說甲午戰爭》、《太平天國》、《小說十八史略》、《青山一髮》、《成吉思汗一族》等中國歷史小說及推理小說。相較於一般的歷史小說作家,陳舜臣的歷史小說明顯呈現獨樹一幟的風格。一方面,他結合推理小說的創作手法,精心營造小說的懸疑張力,不僅側重情節與場景的鋪排,也著墨於人物心理的刻畫,甚至創造虛構角色,讓虛、實人物之間相互輝映,交織出許多精采生動的對話,儼然體現了作家以人為本的歷史觀。另一方面,陳舜臣精通中、日、英、印度、波斯五種語言,有能力廣泛汲取更多樣的知識內容,讓他得以超越狹隘的單一視角,習慣從多重觀點去思索事物。每寫一部歷史小說,他必定先耗費數年光陰研讀大量的文獻史料,甚至不辭萬里跋涉,親身走訪歷史現場或遺跡,實地考證、取材,充分展示出他審視歷史的理性態度。

  
▲1994年遠流邀請陳舜臣伉儷訪台,舉辦新書發表會。 ▲1994年,陳舜臣訪台於飯店房內題字(後為吳密察)。
/陳輝明攝                    /蔡沂均攝


  陳舜臣的摯友司馬遼太郎曾公開盛讚:「能以外國人不同的民族性說服日本人的,只有陳舜臣!」還說:「陳舜臣這個人的存在,就是個奇蹟。」因為陳舜臣總是用一種「堪稱印度式慈悲的眼光」熱愛著日本的一切,對中國的情感則有如「養育草木的陽光」一般溫暖,他在神戶生活,與中國現場是有距離的,然而他對兩者的愛竟不乖離、合而為一,「真教人驚奇!」或許,就是這份溫柔敦厚的情懷,慣於眺望大海遙遠的「彼方」,對於不同文化抱著莫大的包容力與同理心,才能創作出如此格局宏大、視野廣闊的小說世界吧!


★陳舜臣在遠流出版的作品:

《小說十八史略 (全套五冊) 》
《青山一髮 (全二冊) 》
《成吉思汗一族 (全四冊) 》
《諸葛孔明》
《小說甲午戰爭(壹) 風起雲湧之卷》
《小說甲午戰爭(貳) 山雨欲來之卷》
《小說甲午戰爭(參) 春帆樓之卷》
《琉球之風(壹) 》
《琉球之風(貳) 》
《龍虎風雲(壹) 》
《龍虎風雲(貳) 》
《旋風兒:小說鄭成功(壹) 》
《旋風兒:小說鄭成功(貳) 》
《耶律楚材(壹) 草原之夢》
《耶律楚材(貳) 無絃之曲》
《鴉片戰爭(壹) 滄海孤舟》
《鴉片戰爭(貳) 巨變家國》
《鴉片戰爭(參) 罌粟悲歌》
《鴉片戰爭(肆) 血染海棠》
《鴉片戰爭(伍) 大國英魂》
《鴉片戰爭(陸) 百年滄桑》

講談社印製的「陳舜臣全集 月報」。
《中國奇人傳》
《太平天國.壹.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貳.打江山》
《太平天國.參.江水東流》
《太平天國.肆.天京夢斷》
《枯草之根》
《三色之家》
《虹之舞台》
《再見玉嶺》
《孔雀之道》
《托月之海》
《失去的背景》
《柊之館》
《青玉獅子香爐》
《時代之子:秦始皇》
《中國傑物傳》
《曹操:曹魏一族(上) 》
《曹操:曹魏一族(下) 》

★陳舜臣得獎紀錄:

1961年 以《枯草之根》獲第七屆江戶川亂步賞。
1969年 以《青玉獅子香爐》獲第六十屆直木賞。
1970年 以《再見玉嶺》及《孔雀之道》獲四十五年度推理作家協會賞。
1971年 以《實錄‧鴉片戰爭》獲每日出版文化賞。
1974年 獲神戶市文化賞。
1976年 獲第三屆大佛次郎賞。
1983年 以《叛旗──小說李自成》獲第二十屆翻譯文化賞。
1985年 參加NHK《絲路》電視節目演出,獲第三十六屆放送文化賞。
1989年 以《茶事遍路》獲第四十屆讀賣文學賞的隨筆‧紀行賞。
1992年 《諸葛孔明》獲第二十六屆吉川英治文學賞。
1993年 獲朝日賞。
1995年 獲日本藝術院賞。
1996年 獲第三屆井上靖文化賞、大阪藝術賞。
1998年 獲日本皇室頒贈勳三等瑞寶章。
2003年 獲第七屆海洋文學大獎特別獎。

★新聞傳真:

2015.01.21【風傳媒】:台裔日籍小說家陳舜臣逝世 享壽90歲
2015.01.21《聯合報》:作家陳舜臣過世享年90歲
2015.01.21《聯合報》:外甥證實 國寶作家陳舜臣辭世
2015.01.21《聯合報》:台裔旅日作家陳舜臣去世 享壽90歲
2015.01.22《聯合報》:台灣的代言人 陳舜臣曾獲李總統接見
2015.01.22《聯合報》:陳舜臣因國籍當不成教授 40走上文學路
2015.01.22《聯合報》:奪日小說三冠王 台裔日籍陳舜臣享壽90歲
2015.01.22《中國時報》:與司馬遼太郎齊名 作家陳舜臣病逝
2015.01.22《自由時報》:台裔日籍作家陳舜臣逝世 享壽90歲
2015.01.21【新唐人電視台】:日華裔作家陳舜臣90歲逝 一生獲獎無數
2015.01.22【聯合財經網】:日台裔作家陳舜臣辭世 一生獲獎無數
2015.01.22【日經中文網】:鴉片戰爭》華裔作家陳舜臣去世
2015.01.22【鉅亨網】:「中國歷史小說第一人」華裔作家陳舜臣辭世 享年90歲
2015.01.21【YAHOO 新聞.雅虎香港】:著名歷史小說家陳舜臣逝世享年九十歲
2015.01.21【北京新浪網】:著名日籍華人作家陳舜臣去世
2015.01.22《香港文匯報》:「中國歷史小說第一人」華裔作家陳舜臣辭世 九旬光陰盡獻中日情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引導孩子觀賞雷諾瓦畫作《彈琴少女》——「意識會談」對話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要了解愛,就不該迴避痛 ──《眠月之山》新書分享行程側記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